“能源大转型”是本次会议上的主流观点。会议预测,到2060年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仍然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气候变化的压力下,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化转型。
与会专家认为,世界油气资源并不稀缺,过去一度认为的石油供应“达峰”已经是过时的话题,现在应该关注的焦点是人均能耗放缓的问题。巴尔金多表示,据欧佩克预测,全球石油持续增长,到2030年石油需求将达到每天1.2亿桶,而且不会达到峰值。普京在发言中提出,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不仅仅依靠类似中国和印度等这种大国和经济体的汽车普及和电气化,也依靠油气产品继续进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和工业领域。
尽管石油在交通能耗的比例可能将从2014年的92%下降至2060年的60%,但天然气仍然处于黄金时代。戴德立认为,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中的占比不大可能超过15%,化石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仍将维持重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下,天然气将成为煤炭的替代品,既满足能源需求又降低碳排放。以前我们常说大石油时代,但现在是“大气”时代。
相比往年,煤炭在这次能源大会上备受冷落。来自中国、印度、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业界代表不再一味强调煤电满足基本符合的功能,而是开始交流如何在技术上实现煤电站的灵活运行,以配合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本次会议预测,未来45年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不超过20%,但是煤炭占比跌至5%。
在本次能源大会中,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的需求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非洲国家。尽管非洲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迄今仍是全球电力最不普及的大陆。
专家认为,需要通过创新方式利用非洲大量的油气储备,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保证非洲用电。非盟委员会负责基础设施和能源事务的负责人呼吁非洲国家采取创新举措为区域项目融资,并强调通过互联项目鼓励区域融合成为非洲电力发展的组成部分。